在某学院里工作一段日子,见到形形色色的人,心中不禁有感而言。毕竟「人生百态」即可由一小团体而引发;使人感叹「社会」上确实充满着许多的问题人物。
试问社会上的毛病,如何能少? 何时能了呢?
先由为人师表的讲师谈起,看到他们总是喜欢组成一团团的聊谈队在名为「图书馆」的场地大谈阔论。偶尔又小声说,大声笑,简直败坏名份,空有虚名。虽然为人师表,有高等身份,却不以身作则,真是犯上「上梁不正、下梁歪」的坏模样。 试问:原是一批「心高气傲、不守规矩」的富家子弟, 见到如此的状况,岂会不更加张狂和无礼呢?
学生当中彬彬有礼,能够安静自己在图书馆里进修的,只不过是寥寥无几。 而大多半的学子都是目中无人,随意进出;把场地当成休息站;把人视而不见,放怀的显示出他们的无礼和高傲;简直羞辱了其「为人学者的名堂」。
每每面临人事上恼人的问题, 我总会提醒自己应该多多忍耐、宽容及包容。毕竟,这是充满试探的社会。许多人都自我为中心。再加上被父母以「金钱」代替「管教」,以「物质」取代「亲情」;促使更多年轻人险在迷惘中。
想想圣经的教导:「当教导孩童,使他们走在正道上,就是到老也不偏离」;的确值得家长们多多放心机来投入施行。古人说:「三岁定七十」,倘若子女们未乘儿时正确的教导,长大后要纠正并非易事。 盼望有更多家长看重亲子教育,以美好的品格来塑造更有「爱心」的后代;好让社会不良问题能够随之减少。
箴言书指明:「愚昧之子使父亲愁烦,是母亲忧苦,而且更是父亲的祸患」。但愿家长们当乘有指望时,管教子女。我们的心绝对不可任他死亡;也绝对不让他们养成败坏的品格。 否则,事情发生后,才来感叹「一失足成千古恨、回头已是百年身」;那已经是「与事无补」的遗憾。
请反思:「那是谁之过也?………」
Wednesday, November 5, 200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